8月7日獲悉,廣州地鐵已向市民政局提交申報八號線北延段、十四號線一期的站名,五個車站擬改名,包括八號線的同德圍、德康,十四號線的東平、石湖、江浦等。
八號線北延段
八號線北延段共13個車站,站名于2016年1月進行批前公示。公開征求意見后,廣州地鐵已將調整后的站名向市民政局申報,現正等待政府最后確定。其中,兩個車站命名發(fā)生變化。
1同德圍→同德
公示版本的同德圍站,現在去掉了“圍”,改成同德站。有市民打趣道:同德圍通地鐵,終于突圍而出不再被“圍”了。
熟悉當地情況的網友oceanradio說,“同德”這名字在該區(qū)域已經使用了幾十年,“同德圍”則是90年代同德地區(qū)開發(fā)才有的稱謂,二者指代同一個區(qū)域,包括橫滘、上步、粵溪、田心、鵝掌坦五條自然村。地鐵同德站位于粵溪村,是原來同德鄉(xiāng)的鄉(xiāng)府所在地,叫粵溪最準確,但叫同德站也未嘗不可,實質也恢復它本來的名字。
2德康→聚龍
此前公示的德康站,現在改回最初地鐵建設時所取的工程名“聚龍”。該站就在聚龍村旁,聚龍是本地人使用多年的地名。德康的名字來自車站所在十字路口的其中一條路名,在此交叉的還有西槎路、石槎路,單獨叫“德康”顯得顧此失彼。
5月,本報官方微信曾專門就廣州爭議地鐵站名發(fā)文,其中建議德康站恢復為原來的聚龍站。如今,車站經過“聚龍(工程名)—德康(公示名)—聚龍(擬定名)”的變遷,終于有望恢復市民熟悉的名字。
十四號線一期
計劃年底通車的地鐵十四號線一期,申報的站名正在市民政局辦理中。與3月底公示的版本相比,共有3個車站擬更名。
1東平→白云東平
東平站改名白云東平站。車站位于東平村旁邊,命名準確,但由于廣佛線二期已有車站取名東平,為免引起市民混亂,因此廣州的東平站增加“白云”的前綴以示區(qū)分。
2石湖→夏良
位于龍歸城的地鐵站,建設之初命名石湖,公示時有兩個候選——太和南、石湖,結果入選的名字是夏良。查閱地圖可知,石湖村在地鐵站1.5公里之外,太和南指代不具體。記者查老地圖發(fā)現,地鐵站剛好位于龍歸、夏良村和永興村的交界處,其中龍歸已被三號線使用。
3江浦→從化客運站
公示時二選一的還有建設時曾命名為江浦的站點,候選是從化客運站、街口,最終從化客運站“跑出”。4月初,一個專門面向從化人的微信號曾就此舉行投票,從化客運站獲得3690票(得票率54%),遠高于街口的1743票(25%)和江浦的1365票(20%)。
二十一號線車站定名
大觀南路站不準確?
天河通往增城的二十一號線全線設21個車站,站名于今年3月底向社會公示。目前,車站命名在民政局辦結,意味著全線站名已經確定。與3月底公示的版本相比,獲批的站名沒有變化。
對于獲批的站名,市民對大觀南路站有不同意見。大觀南路北至奧體路、南抵中山大道,長約3公里,地鐵黃村站也在這條路上,此站命名大觀南路,指示不夠明確。情況好比八號線最東邊的四站——磨碟沙、新港東、琶洲、萬勝圍,它們都在新港東路上,也都在琶洲島上,偏偏其中兩站做了“代表”。
網上曾就該站如何命名展開投票,至今有494人參與,得票率前三的站名依次為奧體北站(34.41%)、奧體站(15.59%)、世界大觀站(14.57%)。大觀南站得票率為6.07%。啟動投票的網友認為,奧體北站的優(yōu)點在于更具體地描述站點位置。
西塱站何時正名?還在辦理
本報持續(xù)追蹤的西塱站正名,目前廣州地鐵已經向市民政局申報,狀態(tài)為“正在辦理”,還需要等待。此前,地鐵官方公開承諾,待時機成熟,因當年字庫不完善而臨時使用的西朗站,將恢復為西塱。
今年3月底,市民政局根據廣州地鐵的申請,擬將一號線“西朗站”更名為“西塱站”,并進行公示,當時曾有人表示反對,理由是歷史上也曾用過西朗,且地鐵改名成本高。
對此,廣州大學發(fā)展研究院學者饒原生援引《廣州市地名管理條例》第八條指:“一地多名,一名多寫的,應當確定一個統一的名稱和用字?!庇浾咴谑忻裾值孛畔⑵脚_查詢,目前除了廣佛線西朗站之外,再無任何在芳村使用“西朗”的條目,而西塱卻有135條。饒原生表示,地鐵站名與當地地名不統一,不僅造成指向混亂,一地多名也于規(guī)不合。
至于地鐵改名成本高,也正是廣州地鐵多年來都沒有提出更名的原因。如今一號線將要更換新的信號系統,“順便”改名成本最低,如果不把握今次機會正名,下一個時間窗口將遙遙無期。
廣州地鐵有哪些
名不符實的站?
龍洞不在“龍洞”
6號線有相鄰的兩個站叫植物園和龍洞。但是如果你要坐地鐵去龍洞,那你千萬不能坐到龍洞地鐵站,應該坐到植物園站。所有帶有“龍洞”二字的地名,龍洞村、龍洞小學、龍洞市場、還有數所高校的龍洞校區(qū),都在植物園地鐵站附近,離龍洞地鐵站1公里開外。
客村不在“客村”
由于客村地鐵站是一個重要的換乘站,客村的名氣也很響亮。然而真正的客村在廣州大道西側,反而離鷺江站更近?,F在客村地鐵站一帶,是珠江電影制片廠的廠址,被廣州人親切地稱作“珠影”,客村地鐵口外的公交站,也是叫珠影。
燕子崗不在“燕崗”
廣佛線在海珠區(qū)有個燕崗站,名字來源于燕子崗。但實際上,真正的燕子崗離2號線江泰路站更近,而地鐵燕崗站一帶,更熟悉的地名是紙廠或者廣紙。
舊白云機場系列
眾所周知,2004年新白云機場啟用后舊白云機場就變成了“白云新城”,里面有2號線的4個站飛翔公園、白云公園、白云文化廣場、蕭崗。飛翔公園、白云公園和白云文化廣場,都是當年規(guī)劃的場所,實際上,飛翔公園和白云文化廣場后來并沒有建,白云公園已改成了市兒童公園。蕭崗站離蕭崗村還很遠,蕭崗村其實在白云文化廣場站附近。
京溪南方醫(yī)院
3號線的京溪南方醫(yī)院是組合式的名字,該站附近的京溪村和大名鼎鼎的南方醫(yī)院拼起來,就成了京溪南方醫(yī)院。(同類還有嘉禾街+望崗村=嘉禾望崗等等)然而不了解廣州地鐵命名的人,看到京溪南方醫(yī)院這個地鐵站,難免以為廣州真有一個醫(yī)院叫“京溪南方醫(yī)院”。
蘿崗和香雪
6號線的最東邊是蘿崗站和香雪站。這兩個站名是錯位的。原蘿崗鎮(zhèn)(現蘿崗街道)和原蘿崗村(現蘿崗社區(qū)),都是在香雪站附近而香雪站名字的源頭,即大名鼎鼎的“蘿崗香雪”景觀,卻遠在香雪站3公里之外。
暨大還是馬場?
在建的13號線二期在黃埔大道的暨南大學正門外有個站,按理說暨大作為知名學府,地鐵站叫作暨大完全合理。然而在去年公布的規(guī)劃路線圖中,該站卻被命名為“馬場”。于是去年5月,暨南大學專門向廣州市民政局區(qū)劃地名處、廣州地鐵公司行文,提出將該站命名為“暨大”。
廣州地鐵公司回應說,將充分考慮……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