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3日,馬來西亞政府與加拿大龐巴迪聯(lián)合體簽署2份項目合同,將為格拉那再也輕軌線路進行既有列車翻新與制造27列全新列車。
兩份合同的總價值為21.7億令吉,具體如下:
一、新車采購
采購27列全新列車,價值17億令吉
本地材料使用率超過35%,價值約6億令吉。
數(shù)百個本地就業(yè)機會
首批交付將在2019年首季度完成,其余列車將在未來5年內(nèi)交付
二、舊車翻新
翻新既有列車,價值4.73億令吉
使用由本地14家公司提供的零件與服務,價值約1.017億令吉
由2車編組增長至4車編組
格拉那再也輕軌項目
格拉那再也輕軌全長29公里,在吉隆坡市內(nèi)自東北向西南延伸,連接鵝嘜和格拉那再也,并途徑雙峰塔和吉隆坡塔等著名地標。
項目投資模式為BOT模式及土地補償。
各系統(tǒng)供應商
項目發(fā)展商——馬來西亞的玲瓏集團
特許經(jīng)營權(quán)——布達拉輕快鐵公司(前任);吉隆坡快捷通公司(現(xiàn)任)
工程項目設計咨詢——英國合樂集團負責
土木工程總承包商——加拿大SNC蘭萬靈集團
機電工程總承包商——加拿大龐巴迪公司
地下隧道工程——韓國現(xiàn)代集團和日本間組公司
鐵路信號系統(tǒng)——法國阿爾卡特公司
注:1994年,線路是世界上營運里程最長的全自動無人駕駛輕快鐵系統(tǒng),也是全球第四個龐巴迪先進快速軌道交通系統(tǒng)(ART),采用直線電機驅(qū)動的無人駕駛列車、750伏特直流第三軌供電
項目時間進程
1993年,馬來西亞政府為1998年共和聯(lián)邦運動會決定在吉隆坡興建第二條輕軌鐵路。
1994年2月,項目正式動工。
1998年9月,線路第一階段(格拉那再也站至中央藝術坊站)建成通車
1999年6月,線路第二階段(中央藝術坊站至鵝嘜站)建成通車。
2001年11月,由于線路運營商面臨資金壓力,馬來西亞聯(lián)邦政府最后接管了頻臨破產(chǎn)危機的運營商,并由企業(yè)債務重組委員會(CDRC)負責對其進行債務重組。
2004年7月,馬來西亞聯(lián)邦政府注資成立吉隆坡快捷通公司(RapidKL)。
2005年1月,吉隆坡快捷通公司負責經(jīng)營巴生谷的大眾運輸系統(tǒng)和巴士服務。
延長線計劃
2011年5月,馬來西亞政府宣布格拉那再也線延長計劃。根據(jù)計劃,安邦線將延長17公里,延長路線從格拉那再也站繼續(xù)往南延伸13站(至布特拉高原站,與安邦線的延長線交會。
2016年7月,全線通車。



















